活动
Event

【讲座回顾】姜丹丹 | 绘画之力量:在创造性的具象与抽象之间的一种敞开的对话光达美术馆 / 2018年01月19日

2018年1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巴黎国际哲学学院通信研究院姜丹丹在杭州光达美术馆做了一场题为“绘画之力量:在创造性的具象与抽象之间的一种敞开的对话”的学术讲座,介绍了她在艺术理论和中法跨文化研究方面的最新思考。


 

姜丹丹近年来专攻哲学思想与文艺理论的中法跨文化对话研究,亦兼从事视觉艺术批评及创作。在讲座中,她先从德朗开始,讨论了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面对自然的关系。

 

德朗一直有意识地脱离了各种艺术运动,可以说是一个很典型的,没法归入艺术史叙事体系的画家。平行于德朗的时间轴,还有两位已居艺术史显流的现代抽象艺术始作俑者——马蒂斯和康定斯基,他们在那个时代有怎样的交集和分野呢?他们所处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要面临着的首要挑战,都是试图超越印象派和象征主义。他们有相同的出发点——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却纷纷踏上了不同的艺术征程。

 


康定斯基1912年写了《艺术的精神性》,主张个体性的克制而抵达更纯粹的情感,将高度共相的精神性作为艺术追求的目标,这标志着与马蒂斯的分歧。马蒂斯一直被人们误解为“享乐主义”,实际上他酷爱读书,经常沉思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以及它在艺术层面上的启示,在色彩力量的表达上更关注于情感的建构,而不是经验平面化了的情感再现。

 

马蒂斯恢复了日常事件和艺术品体验之间的连续性,也恢复了作为体验构成性的行动和激情之间的连续性,这与他对生命哲学的体会分不开的。就是,艺术最终不是为了艺术,而是艺术拓展了、或者丰富了对生命的治愈。在这一点上,他与同时的德朗有深切的彼此认同。德朗在1907年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没有固定不动的形状或者形式,因为现实本身就是流动不居的,他并不认同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在后期的将现实纯粹观念化的这种集合句法的这么一种呈现方式。

 


人们现在对于普遍性和个体性的理解与以往大不相同了。但在当时,个体的经验还被认为是一种相对低级的东西,所以当时以一个二元对立的方式来呈现马蒂斯的艺术之路成为了后人误读的源头。马蒂斯追随柏格森的“绵延”观念,所谓生命之流,本来就是站在一个不区分身体和精神的艺术立场之上的。

 

塞尚的坚持则更体现了他在视觉层面上对存在真理的追问,并关注到普通又具体的、日常的、物质的这个生活世界。梅洛·庞蒂要在哲学中借塞尚的例子提出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这种静态的知觉转化成生气淋漓的充满“人味儿”的艺术品。这和德朗及马蒂斯所要重新塑造的那种绘画所表现的生命力何其相似。绘画不是物品,不是一个对象,而是一个生命体,他们是互相会通的。

 


这种心物之间的会通首先需要画家对周遭世界的自我敞开,然后需要世界对画家的自行涌现,两者是相互交织渗透的。心物不分、融汇贯通的这么一种时刻与庄子的“混沌”一词如出一辙。在这里,中西方之间出现了很多的对话,比如艺术现象学与气韵论、传神论之间的对话。具象表现绘画一直致力于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具象和抽象之间的截然对立。

 

今天,我们重新解读过去抽象艺术发生的环境,思考在全球跨文化视野中,如何重新创造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具有切身感受的艺术,具象表现艺术也许能给我们些许启发。

 

讲座之后,姜丹丹与在场的观众进行了互动,就讲座中的具体问题和当下的现实问题进行了交流。



文  李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