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Research

画语录:听王季迁谈中国书画的笔墨 | 美感与雅俗(中)王季迁、徐小虎 / 2021年03月15日

美学的时代性


徐小虎:美的概念会一代代地改变吗?有些东西在这个时代是美的,可是在另一个时代却不是美的……

王季迁:我想不该这么说。我认为美是一种圆满完整的……像球一样。只是我们没有这么大的视野,因此,假如你从这里看,它也许是美的,而从另一个观点看,看法可能又不同;而且你和我的看法也不同。比如说黑人有他们美的观念,白人也有他们自己的观念,两者都是美,但都只是美的一部分,我们所看到的美都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而已。


图片

同年帖

李建中

纸本墨水

33cm x 51cm
宋代

小虎:在宋代和明代所流行的书法,其字体的造型似乎就有所不同。例如同一个“天”字或“地”字,比例却不相同——在宋代较方,而在明代则偏长——这表示宋人认为方比长方美,而明代却不如此认为,是吗?

季迁:是的,但是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一种偏见。如果你用宋人的眼睛看,你会喜欢方的,你若用明人的眼睛看,会觉得长的似乎更美,所以二者都只是一种自然整体美的部分。你能够比较人和一个花瓶的美吗?就像拿桌子、椅子或一个杯子的美和一张脸来比较,你不能说因为人类的脸美,所以桌子或杯子就不美,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美的部分,而不会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看每件东西一定要在相关的环境中来比较,你不能为整个地球定一个绝对的标准,还能涵盖所有时间,甚至我可以说时间也不能限制美。你不能因为你发现了现代艺术之美,就说古代的美不是美。另一方面,从古人的立场来批评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也同样不合理。美是一个整体,源于自然,被限制或改变的只是我们的看法,而不是美本身。


图片

双松平远图

赵孟頫

纸本水墨

26.8cm x 107.5cm

元代


小虎:我仍然以为我们在笔墨中可以找出两种不同的审美条件,一种永恒不变,指内在的平衡,重心稳妥地居于笔势之内,另一个条件则与形式有关,是随时代而改变的外观,在西方我们称“时代风格”,就是您所说的“姿态”。
季迁:我仍然不以为“姿态”有像你所说的任何时代性。假如某一种风格出自一个特殊的环境,而一旦这环境随后改变了,那么我才承认观点有可能改变。可是我以为美不受环境的影响,人才受环境的影响。
小虎:可是您尚未解释“风格的改变”。如果明人能够认为方形是好的,为什么他们要写长方形的呢?

季迁:这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方的字形。方形也是美的,只是你不能一直不停地写,就像你如果每天吃红烧肉,你会吃腻而渴望吃清炖肉一样。就像你穿件古装走在纽约街上,古装不是不美,只是你的穿着不适合环境,问题在于环境与这种美的特别外观无法搭配。红烧肉与唐装在某些时候是很合用的,但在某些时候则否,可是其内在美的本质不受影响,只有人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图片

鱼石图卷

朱耷

纸本墨水

30cm x 150cm

清代


小虎:Alexander Soper教授在他的研究里找出各时代中国人对“拙”之观念的变化。唐代轻视“拙”,而重视技术和能力的“巧”。到了明代,“拙”却具有一些分量和吸引力,与“古拙”、“天真”都拉上了关系,但相反,“巧”却含着匠气或商业化的污名。

季迁:美这件事是有深度的,对“拙”之美与“巧”之美的了解是两种不同层次的认识。梅兰芳的唱腔很美,可这不是“拙”之美,这当然是一种技巧上的美和圆熟。另一位京剧老生谭鑫培的美就是属于拙的美。有些东西只是非常漂亮而吸引人而已,那只能算是较低等的美,这种美容易使人察觉到,但它还是美。含蓄、细微、朴拙的美,需要更多的训练才能发现。美之所以多变,关键在于观察者而非美本身,美一直在那儿,发现它则是观察者的责任。所以,美有许多不同的面貌,而我们对美的感觉也有不同的层次,这两者互相交织,所以才有容易察觉的美和逐渐体味才能发现的美。你可以同时赞美卢梭(Henri Rousseau,1844-1910)的拙之美和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1483-1520)的技巧之美,可是你不能说这一种美优于那一种美。


图片

橘园里的猿猴

亨利·卢梭

布面油画
162.5cm x 111cm
1910

小虎:然而您是否同意在中国各朝代对美的概念一直在改变?
季迁:是的,但是美本身是不变的,只是人们的感觉能力有所不同,例如爵士乐和古典音乐,这两种并没有高下之别。
小虎:您是从神的观点来说,是绝对的说法,您说美总是在那儿,只是人们欣赏美的能力不同,并且随着时间而有不同……

季迁:人也是神造的。


图片

圣母加冕

拉斐尔·桑西

木板油画

267cm x 163cm

1502-1503

徐:现在让我们站在人的立场来谈。在唐代有些拙的东西被认为是绝对的不美……
季迁:那是因为他们还不了解“拙”的美。
小虎:我指的是中国的美学,中国人的喜好似乎是随着时代改变,也就是说中国美学有时代性。
季迁:西方的美学也有你所谓的时代性。

小虎:现在让我们就笔墨来讨论,在中国笔墨中,中国人对美的观念有时代性吗?我们从这一代到另一代,对于笔墨之美的观念改变了吗?


图片

弈棋仕女图

绢本设色

62.3cm x 54.2cm

唐代

季迁:没有时代性,只有喜欢和不喜欢。笔墨里的美本身没有时代性,只是人们的喜好变了,可以说人们的喜好有时代性……
小虎:好吧!让我们讨论人们喜好的时代性,然而……
季迁:篆书好而且美,人们突然不再喜欢它而促使隶书的发达,但这并不是指篆书的美被否定了,这是人们喜好改变,而不是时代的改变,我们的审美观(喜好)并没有被时代控制。
小虎:哎呀您真是……我不再问了。

(未完待续)


释:本文选自徐小虎,《画语录:听王季迁谈中国书画的笔墨》,王美祈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